国相齐晏子
金岭回中 徐杰
晏子,名婴,?#21046;?#20210;,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外交家,齐国夷维(山东高密)人。晏子身材矮小,其貌不扬,他的思想、言?#23567;⑹录?#35760;载在《晏子春秋》一书中。初中语文中选取了《晏子使楚》一文,为大家所熟悉,文中的晏子,机智善辩,沉着冷静,不卑不亢,以其聪明机智维护了齐国的尊严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晏子爱国忧民,聪明机智,汉朝刘向在《晏子叙录》中说:“晏子博闻?#32771;牽?#36890;于古今,事齐灵公、庄公、景公,以节俭力?#26657;?#23613;忠极谏道齐,国君得以正?#26657;?#30334;姓得以亲附”。
巧谏景公 体恤民情
齐景公在位时,一连下了好几天雪,还不晴天,齐景公披着白狐狸毛的皮裘,坐在朝堂的台阶上。晏子来朝见,齐景公说:奇怪呀,下了三天雪,竟然不冷。晏子说:天不冷吗?齐景公笑了,明白不觉寒的原因?#20146;?#24049;穿着皮裘。晏子乘势而谏:古代贤君自己吃饱穿暖了,却知道别人的饥饿寒冷,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。齐景公深受教育,于是发放皮衣、粮食。孔子听说后,大大的赞扬“晏子能明其所欲,景公能行其所善也。”
晏子从古之贤君之举,侧面劝谏齐景公要关心百姓生活,说明了晏子爱民的民本思想,有管仲之遗风,汉代刘向曾把晏子和管仲相提并论。
筑台济民 以工代赈
我们在学习《世界历史》第二册时,对罗斯福新政的修筑公共工程,以工代赈的做法大为赞赏,其实春秋晚期的晏子为了救助?#32622;瘢?#20063;曾经以工代赈。
《晏子春秋· 内篇杂上》载:有一年齐国发生了灾荒,晏子建议齐景公开仓放粮,赈济?#32622;瘢?#20294;遭到拒绝,当时齐景公正要修筑露台,晏子就命令官吏招收?#32622;?#26469;修筑,并增加他们的工钱,延期竣工的日期,历时三年,露台建成好了,灾荒过去了,?#32622;?#20063;得到了救助。
晏子劝谏未被采纳后,没有气馁,而是想办法,利用修筑露台这个工程,因势利导,一举两得。晏子以其非凡的智慧,关心?#20064;?#22995;的生活,开启了历史上以工代赈的先?#21360;?
二桃三士 以清君侧
中学课文《隆中对》开篇语: 亮躬耕陇亩,好为《梁父吟》。传诸葛亮曾游历三士冢后,作《梁父吟》,歌颂晏子的贤明,抒发其治国大?#23613;?
梁父吟
步出齐城门,遥望荡阴里。
里中有三坟,累累正相似。
问是谁家冢,田疆古冶子。
力能排南山,文能绝地纪。
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
谁能为此谋?国相齐晏子。
三士冢,位于在齐城东南部,相传为晏婴“二桃杀三士”的三勇士公孙接、田开疆、古冶子的合葬墓。
田开疆、公孙接、古冶子是齐景公时期的三位勇士,号称“齐国三杰”。这三个人勇武非常常,但他们?#35789;?#21151;自傲。“上无君臣之义,下无长率之伦,内不以禁暴,外不?#36175;校?#27492;危国之器也”。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,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。而田开疆正属于田氏宗族,晏子担心“三杰”为田氏效力而危害国家,屡谏景公除掉他们,然而景公爱惜勇士,没有表态。
晏子趁景公设国宴招待鲁昭公时,摘了六个桃子,?#25351;?#22269;君大?#36857;?#26368;后剩下两个,晏子说:“请君王传令群?#36857;?#35841;的功劳大,谁就吃桃,如?#21361;俊?#40784;景公同意,于是传令下去。于是公孙接?#30340;?#23665;打虎,勇救国君有功,拿去一桃;田开疆说自己南征北战,出生入死,拿去一桃;古冶子见桃子没了,大怒:你们算什么功劳,我舍命杀?#26469;?#40715;,就了国君,比你们功劳大多了。说罢,竟挥剑?#36733;?#20102;。公孙接、田开疆感到羞愧,于是拔剑?#36733;亍?
二桃杀三士,以清君侧,消除了齐国隐患。公元前489年,齐景公死后,田氏逐渐掌握齐国国政,姜太公后裔式微。公元前379年,齐康公死,姜姓齐国绝祀。田?#20808;?#20197;“齐”作为国号,史称“田氏代齐?#34987;頡?#30000;代姜齐”。
晏子去世后,葬在临淄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记载:“晏婴墓在齐子城北门外。晏子云:‘吾生近?#26657;?#27515;岂易吾志!’乃葬?#25910;?#26049;,人曰清节里。”晏婴墓在今临淄永顺庄南300处,高十余米,方?#27493;?#30334;米,墓前有明代万历年间立的石碑一幢,上面刻着“齐相晏平仲之墓”,两千多年过去了,世事变迁,烟云变换,不变的是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凭吊,抒发对晏子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。
